数智工作坊第22期——我国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的实践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4-12-27

时间:11月20日 (周三) 下午14:00-15:30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教学一楼1304

主讲人简介

微信图片_20241227151437.png

胡良霖,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大数据部副主任、研究员,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主任,国际科学理事会数据委员会(CODATA)中国全国委员会秘书长,CODATA数据伦理工作组发起人兼共同主席,ISO/TC184/SC4/WG13工业数据质量工作组中国专家,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28)大数据标准工作组成员、全国科技平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486)委员。自2003年以来,长期从事科学大数据治理、数据质量、数据安全与伦理、数据要素化演进等研究与实践,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中国科学院信息化专项项目/课题等任务20余项,主要执笔人作为主要起草人完成10余项国家标准和20多项团体标准,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6)、中国烟草总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21)。

内容概要

自1979年中国科学院开展科学数据库建设工作,及至2000年科技部组织研究并启动我国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工程,再到2018年国家《科学数据管理办法》的颁布与执行,以及2019年首批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的正式成立,我国科学数据事业已正式进入建制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的快车道。在管理机构的指导下,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下,特别是科技工作者的大力支持与贡献,国家科学数据中心持之以恒的推动,以及部委、省市地方科技管理机构的共同协作,我国已逐步构建起完善的科学数据政策体系、资源体系、技术体系、标准体系和服务体系。

本报告主要阐述我国科学数据的发展历程及所取得的阶段性成就。当前,以语言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新技术、以开放科学为代表的科研新生态、以及以数据为核心生产要素的新质生产力,均对科学数据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报告最后将从这些方面进行展望,坚信我国科学数据事业必将迎难而上,在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乃至经济发展中,发挥其驱动型、引领性的作用。


邮箱:brain@ruc.edu.cn
官网:http://brain.ruc.edu.cn

地址: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教学一楼三层1301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