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晓东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人民大学未来法治研究院副院长 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青年学者A岗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未来法治研究院副院长,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青年学者A岗。
教育背景
耶鲁大学法学硕士(LLM)、法学博士(JSD)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后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
中山大学法学硕士
中山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士
研究领域
法理学、社会法、网络法与信息法、规制与治理
社会兼职
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理事
中国社会法学会理事
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法学研究会执委
《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专家组成员
《Frontiers of Chinese Law》副主编
《社会法评论》执行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法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人民大学纠纷解决中心研究员
中国人民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兼职研究员
荣誉奖励
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三等奖
“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提名奖
北京市百名法学英才
浙江省法学会2017年一等奖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8年度科研优秀奖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8年度教学优秀奖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9年度科研优秀奖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21年度科研优秀奖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22年度科研优秀奖
中国人民大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019)
中国人民大学先进工作者(2020)
代表性成果
权威期刊论文:
1、《论算法的法律规制》,《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第12期。
2、《个人信息私法保护的困境与出路》,《法学研究》2018年第6期。
3、《基于信任的自动化决策:算法解释权的原理反思与制度重构》,《中国法学》2022年第1期。
4、《数据公平利用的法理反思与制度重构》,《法学研究》2023年第2期。
法学核心期刊论文:
1、《自然法抑或实证法?——理性与意志视野下的美国宪法》,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12年第1期。
2、《美国政制的政治哲学意义——从施特劳斯学派和当代共和主义学派的争论切入》,载《中外法学》2012年第2期。
3、《法律能规制紧急状态吗?——美国行政权扩张与自由主义法学的病理》,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4、《身份、道德与自由契约——儒家学说的制度解读》,载《法学家》,2014年第3期。
5、《探寻反歧视与平等保护的法律标准——从“差别性影响标准”切入》,《中外法学》,2014年第3期。
6、《宗教视野下的美国宪法解释——评巴尔金的<活原旨主义>》, 《政法论坛》,2015年第5期。
7、《重新理解年龄区分:为何不应以法律手段解决年龄歧视》,《法学家》2016年第4期。
8、《美国宪法中的时间观》,《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
9、《算法与歧视?——从美国教育平权案看算法伦理与法律解释》,《中外法学》2017年第12期。
10、《平台革命、零工经济与劳动法的新思维》,《环球法律评论》2018年第4期。
11、《什么是数据权利?——从欧洲<一般数据保护条例>看数据隐私的保护》,《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
12、《被遗忘权的基本原理与场景化界定》,《清华法学》2018年第6期。
13、《论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思想渊源与基本原理 ——从公平信息实践切入》,《现代法学》2019年第3期。
14、《人民意志视野下的法教义学——法律方法的用途与误用》,《政治与法律》2019年第7期。
15、《数据到底属于谁?——从网络爬虫看平台数据权属与数据保护》,《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9年第5期。
16、《用户画像、个性化推荐与个人信息保护》,《环球法律评论》2019年第5期。
17、《个人信息的双重属性与行为主义规制》,《法学家》2020年第1期。
18、《论数据携带权的属性、影响与中国应用》,《法商研究》2020年第1期。
19、《论企业数据权益的法律保护——基于数据法律性质的分析》,《法律科学》2020年第2期。
20、《个人信息权利的反思与重塑 ——论个人信息保护的适用前提与法益基础》,《中外法学》2020年第2期。
21、《互联网反不正当竞争的法理思考与制度重构——以合同性与财产性权益保护为中心》,《法学杂志》2021年第2期。
22、《论数据垄断:大数据视野下反垄断的法理思考》,《东方法学》2021年第3期。
23、《社会法概念反思:社会法的实用主义界定与核心命题》,《环球法律评论》2021年第3期。
24、《平台反垄断的法律标准——美国“运通案”的反思与互联网市场界定》,《法律科学》2021年第4期。
25、《网络中立与平台中立——中立性视野下的网络架构与平台责任》,《法制与社会发展》2021年第4期。
26、《从“马法”到马克思主义之法:网络法的法理学与部门法意义》,《地方立法研究》2021年第6期。
27、《数据交易如何破局——数据要素市场中的阿罗信息悖论与法律应对》,《东方法学》2022年第2期。
28、《从公开到服务:政府数据开放的法理反思与制度完善》,《法商研究》2022年第2期。
29、《<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比较法重思:中国道路与解释原理》,《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2年第2期。
30、《法律如何调整不平等关系?论倾斜保护型法的法理基础与制度框架》,《中外法学》2022年第2期。
31、《论个人信息概念的不确定性及其法律应对》,《比较法研究》2022年第5期。
32、《论“数字人权”的新型权利特征》,《法律科学》2022年第5期。
33、《从个体救济到公共治理:论侵害个人信息的司法应对》,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2年第5期。
34、《数据跨境流动的法理反思与制度重构——兼评<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 》,《行政法学研究》2023年第1期。
35、《隐私政策的多维解读:告知同意性质的反思与制度重构》,《现代法学》2023年第2期。
36、《新型数据财产的行为主义保护:基于财产权理论的分析》,《法学杂志》2023年第2期。
37、《从阿帕网到区块链:网络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法律规制》,《东方法学》2023年第3期。
38、《论数据来源者权利》,《比较法研究》2023年第4期。
39、《人机交互决策下的智慧司法》,《法律科学》2023年第4期。
40、《著作权的解构与重构:人工智能作品法律保护的法理反思》,《法制与社会发展》第5期。
综合类核心期刊论文
1、《劳动者个人信息法律保护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2年第3期。
2、《<科学技术进步法>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载《中国科技论坛》2023年第2期。
核心辑刊与其他论文
1、《错位的权利话语与想象的宪政策略》,载《法律书评》(第七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2、《走向诗性正义?》,载《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9年第11期。
3、《重新审视法律现实主义——一种知识社会学的考察》,载《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
4、《现代共和:美国宪法中的政治科学》,载《历史法学(第5卷):优良政体》第5卷,许章润主编,法律出版社2012年出版社。
5、《宪法与政治实践视野下的美国副总统制》,载《北大法律评论》第14辑第2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6、《自然法的现代重构——霍布斯、洛克与杰斐逊的新立法》,《清华法治论衡(第23辑):法律与正义》,高鸿钧、於兴中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7、《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的个人信息立法——论新科技对信息隐私的挑战》 ,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
8、《个人信息公私法融合保护的多维解读》,《法治研究》2022年第5期。
英文SSCI期刊论文:
1、Law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onstitutionalism and
Socialist Rule of Law, Modern China, 2017, Vol 3. (SSCI一区,独著)
2、Public Focusing Events as Catalysts: An Empirical Study of ‘Pressure-Induced Legislations’ in China,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26, 2017. (SSCI一区,通讯作者)
3、The People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Reinterpreting the Party’s Political Theory, Modern China, 2019, Vol 3. (SSCI一区,独著)
4、Rethinking China’s Social Credit System: A Long Road to Establishing Trust in Chinese Society,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30., 2021. (SSCI一区,第一作者)
其他英文核心期刊论文:
1、Beyond the Liberal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Family Law, Peking University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Vol.4,2013.
2、Towards A Thick Description Of Chinese Family And Political Culture: Confucianism, Socialism And Liberalism in China,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 2014, vol.3.
3、Living Originalism as a Platform for Persuasion? 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 2016, vol.4.
4、Personal Data Protection: Rethinking the Reason, Nature and Legal Framework, 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 2018, vol.3.
5、Reimagining Law and the Constitution: Carl Schmitt and American Constitutional Scholarship, The Vienna Journal on International Constitutional Law, 2019(13)4.
6、To Whom Do Data Belong? ——Data Ownership and Protection in the Context of Web-Crawlers, Cotemporary Social Science, 2020, No. 6.
报刊文章:
1. 《法治护航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人民日报》,2021年8月3日
2. 《构建全球数据竞争的中国战略》,《学习时报》,2020年10月9日
3. 《雄安新区三周年,这个法律问题至关重要》,载《法治周末》2020年4月1日
4. 《超越预防原则 规制食品安全》,《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5月18日
5. 《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应受严格保护》,《人民法院报》2021年4月10日
6. 《织密司法保护网 守牢信息安全关》,《人民法院报》2023年1月14日
7. 《个人信息司法保护须侧重公共治理》,《正义网-检察日报》2022年11月8日
8. 《重塑平台经济下的劳动法新思维》,《检察日报》2018年10月09日
著作:
《个人信息保护:原理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20年版、独著。
《美国宪法中的德先生与赛先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独著。
《隐私与数据的法律研究》,法律出版社2019年版,主编
《人工智能的法律研究》,法律出版社2019年版,副主编
《个人信息保护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副主编
译著:
玛莎•努斯鲍姆:《诗性正义:文学想象与公共生活》,丁晓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年
詹姆斯·哈克尼编:《非凡的时光:重返美国法学的巅峰时代》,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七章、第八章。
代表性项目
1、最高人民法院司法研究重大课题《算法技术的法律规制研究》,2022年。
2、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大数据背景下的个人信息保护与企业数据权属研究》,2018年。
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大数据时代个人数据保护与数据权利体系研究——数据保护的比较法研究》,2019年。
4、科技部专项课题,《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监管方式研究》,2019年。
5、中央网信办重点课题,《数据安全立法研究》,2019年。
6、国家发改委一般项目,《数据要素市场法律规则体系研究》,2020年
7、国家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可信人工智能立法制度建设研究”子课题,2023.
其它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邮编:100872)
电子邮箱:dingru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