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金融人工智能挑战赛选手经验分享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4-11-01

10月18日下午,人大金融人工智能挑战赛选手经验分享论坛在国家治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创新平台(以下简称“创新平台”)成功举办。论坛由葛雷老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教授,创新平台主任、数学学院龚新奇教授,以及创新平台执行主任、信息学院陈跃国教授应邀出席。三位专家深入分享了他们在金融与人工智能领域的独到见解,并为挑战赛的优秀选手颁奖。

图片

一、 专家经验分享

57375c665fd97563b05144d0431d5bc0.png

刘守英教授分享了他对时代变迁及其对经济研究影响的深刻见解。他指出,经济形态的演变历程,从农业社会到工业文明,再到当前的数字文明,每个时代的组织方式和生产要素都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在数字文明时代,平台经济取代了传统的工业组织模式,数据已成为新的核心生产要素,决策方式也随着知识和数据的积累而不断变化。刘教授强调,数据科学和计算机科学将成为新时代的科学底座,而经济科学则是这些成果的具体应用领域。他呼吁大家关注这一时代趋势,积极投身于经济理论的创新与实践,把握数字文明所带来的宝贵机遇。

0583b913379cdc0dbc8137e3bfb17096.png

龚新奇教授介绍了国家治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创新平台的使命与愿景。平台致力于响应国家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号召,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学科发展。龚教授指出,平台将重点关注金融人工智能领域,借助模拟和实验手段深入探索经济与社会的复杂性。他强调,尽管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诸多新挑战,但同时也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实验方法和工具。

fe3881ef90ef92b3583bc28237b8277d.png

陈跃国教授从数据科学的视角,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在经济学中的应用。他指出,预测能力是金融领域的核心标准,而人工智能的发展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工具和方法。陈教授提到,尽管现有的人工智能模型在因果推断方面仍有不足,但大模型的出现为模拟人类行为和决策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他展望了人工智能在社会学实验中的未来应用,并探讨了通过合成数据解决金融数据获取难题的可行途径。

二、人工金融人工智能挑战赛颁奖仪式

在颁奖仪式上,葛雷老师首先对来自各学院的同学们表示感谢,共有192支团队积极报名参赛,选手提交的模型水平得到了高度认可。随后,参会专家为最佳模型奖团队、优异模型奖团队、最佳创意奖团队颁奖。

葛雷老师对本次比赛进行了总结,阐述了Hackathon建模马拉松的深远意义。此类比赛不仅激励同学们掌握前沿的金融建模技术,同时对成果的产出和知识的积累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葛雷老师分享了获奖团队成功的关键——坚韧不屈的努力。

782561075bc0974376bbeff526ff23f3.png

三、选手经验分享

论坛的最后,几位优秀参赛选手代表分享了他们在学习建模过程中的宝贵经验。

5116ef17c25a1fbd68c9fa2a30a21963.png

莫湘源选手围绕建模目标、数据处理、特征工程和模型选择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他在本次比赛中的建模思路和过程,并分享了他对比赛的深入思考。他鼓励同学们在建模过程中勇于尝试、不断探索。

81eb36438a906d54da22c6fca64192d8.png

姚天宇选手分享了他在本次比赛中的解题思路,涵盖了题目类型判断、数据清洗、特征工程、模型选择、模型评估及优化等环节。他还介绍了一些在建模比赛中常用的模型,并向大家推荐了几本编程入门书籍。

5127e566e1cda887e71543b3113e9ff7.png

熊耀中选手详细介绍了Transformer模型,并展示了团队基于该模型自主研发的Transformer TriFusion模型。他还分享了团队在此次比赛中的收获与感悟。

邮箱:brain@ruc.edu.cn
官网:http://brain.ruc.edu.cn

地址: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教学一楼三层1301

扫码关注